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》 > 2000年第2期
编号:10227749
消痔灵注射并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内痔36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》 2000年第2期
     作者:王建君 周吉林

    单位:王建君(浙江省余杭市塘栖镇丁河医院 余杭 311106);周吉林(浙江大学医学院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226 消痔灵治疗内痔已有报道[1,2],但是,单纯采用消痔灵治疗内痔的效果不佳,且复发率高。作者通过采用消痔灵结合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内痔36例,半年后随访无1例复发,疗效显著,现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本组共36例,其中男20例,女16例。年龄为36~63岁,平均患病5年以上。Ⅱ期内痔25例,临床表现为排便时间隙性滴血或射血,内痔脱出,便后可自行还纳。Ⅲ期内痔11例,临床表现为大便时内痔脱出或在劳累时明显加重,步行过久或咳嗽时也可脱出,内痔脱出不能自行还纳,必须用手托之或卧床休息方可还纳。肛门直肠指诊,可觉肛内有不同程度的紧缩感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 治疗方法

    骶麻后取卧位,常规消毒,在肛门侧方,相当于胸膝位3点或9点方位,肛白线处作1cm长的皮肤放射状切口,挑出内括约肌,以CO2激光对括约肌进行切割的同时予以止血,括约肌切断后予以扩肛,皮肤切口缝合1针。用PVPF对该注射区再次消毒,用1∶1消痔灵注射在每个痔核的粘膜下,各注射1~3ml,注射部位应注意药液不能注入肌层,以免引起坏死感染。注射后,在肛门内塞入洗必泰痔疮栓及马应龙痔疮膏,每日1~2次,连续7~10天。

    3 治疗结果

    36例内痔在治疗后3~7天,病人排便不畅和不适感消失,便血停止。半年后复查,痔核明显缩小,甚至消失,病变处粘膜基本恢复正常。肛门直肠指诊时肛内紧缩感消失。

    4 讨 论

    内痔的形成原来认为是直肠静脉丛曲张所致,治疗主要是针对曲张的静脉,故常单纯用消痔灵治疗,但是复发率高。目前认为内痔的形成是肛垫动静脉吻合调节障碍,即Treitz肌退行性变性导致肛垫肥大所致[3]。各种原因造成内括约肌持续性痉挛,内括约肌张力过高,使穿越其间的直肠静脉受压,而直肠动脉仍然流向直肠静脉,造成痔静脉丛扩张加剧,表现为肛垫充血性肥大,形成内痔。Treitz肌是肛垫的网络和支持结构,它有排便结束后使肛垫向上回缩的作用。如果Treitz肌断裂,支持组织松驰,肛垫即可出现回缩障碍,从原来固定于内括约肌的位置下移,造成间隙性或持续性痔脱垂。切断内括约肌后扩肛,解除了括约肌的痉挛状态,使直肠静脉不受挤压,血流畅通,去除了内痔形成的始动环节。在痔核粘膜下层注射消痔灵,使注射处粘膜下形成无菌性炎症,引起局部组织粘连,迫使肛垫向上回缩,并粘贴在原位,使保留痔核的疗法等同于手术切除痔核的疗法,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。但是对那些脱垂时间长,伴有糜烂出血的痔核,应采取手术切除。术中应注意痔核切除不宜过深,以免损伤Treitz肌和破坏肛垫组织后引起粘膜脱垂。否则会引起肛门自制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,使病人产生污便、漏便或肛门瘙痒等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,赵演顺.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的临床评价:附666例疗效观察.中国肛肠病杂志,1985,(4):18

    2,梁起寿.消痔灵分次注射治疗内痔105例临床分析.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,1998,7(9):1391~1392

    3,张东铭.肛垫及其临床意义.中国肛肠病杂志,1998,18(3):27~30

    收稿日期:1999-11-12, 百拇医药